这几天,一篇题为《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》的有趣文章刷屏了。原文我不再详细复述,它里面却提出一个极少有人想过却极其重要的问题:如果我们在百度上搜索“马云”这个名字,把时间范围设定在1998年至2005年之间,能搜出来的信息有多少条呢?是1亿条,还是1000万条,还是100万条?作者用百度搜索,选定日期范围为
“1998年5月22日到2005年5月22日”,含有马云的信息,总共是1条。作者也讲到,有巨量的互联网内容已经消失了,尤其是2005年以前的。这真的很恐怖。我们引以为傲的数字时代,其实背后却是一片早已被遗忘的虚无之海。等到久远的未来,我们发现自己没有任何记忆。有的人将其原因归结为删帖,其实还不完全是。删帖固然会让一部分互联网信息消失,但消失如此彻底,另一个原因就跟互联网本身的特性有关了。从根本上来看,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载荷是一个问题,“边发边删”是一个无奈的选择。如果我们在互联网产生的所有信息都需要保留下来,需要的存储介质数量是人类目前无法承受的。从最早的时候画图在岩壁上,到羊皮纸、莎草纸,到中国的纸,再到印刷术的发明,信息都是储存在肉眼可直读的介质上。互联网产生之后,存储介质数字化,这在一方面带来了信息传播大爆炸,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存储的不稳定性。一个硬盘,相比上千年前流传至今的纸书,竟然更不靠谱。丧失记忆是可怕的,因为这就意味着我们可能循环在某个过程中而不自知。不过,除了介质本身的问题,监管的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。其实何止2005年前的记忆,许多不好的记忆、许多我们经历过的苦难,都在互联网上逐步走向消失。很多曾经极其重要的事情,互联网上其实能找到的资料已经不多。“美丽新世界”其中包含着一个法则,就是对记忆的修改。悄无声息的去除那些不好的记忆,抹除那些会勾起人们痛苦回忆的印记—我们其实对此并不知晓。当口口相传逐渐消失,我们的境遇甚至可能比古代更差,那时候还有史书记载,比如:XX年大灾,人相食。在数字霸权所构成的“美丽新世界”,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精致漂亮的泡泡之中。他们不知道过去和未来,他们没有记忆的权力。写作题材敏感,有封禁风险,防失联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备用号:
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蓝字即可阅读
原创不易,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,请点赞,在看,转发到朋友圈支持一下吧